嘿,哥们!这本书简直是男频界的黑马,一读就停不下来!从开篇的伏笔到高潮迭起的剧情,全程高能无尿点。主角一路披荆斩棘,智勇双全,看得我热血沸腾,直呼过瘾!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仿佛就在你身边。告诉你,错过这本书,绝对是书荒时的最大遗憾!赶紧翻开,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热血与智慧交织的奇幻之旅中吧!
《铁血军》 作者:海中之虎
第1章毕业演习(1)
初夏时节,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军事指挥学院图书馆阅览室,这里陈列着中国历史五千年来所记载各个时期的各种战例,一名高个青年学员独自一个人坐在一个角落,翻阅着面前的资料,此时正一动不动的静静的沉思着。
此时,一名佩带上校军衔的军官走进阅览室。“哈哈,于振海,你又在这里。”
这名高个青年学员听到这熟悉而亲切的说话声音,立刻一个标准的向后转,同时向来者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您好!李主任。”
李主任微笑着回礼后,开着玩笑说道:“自从你入学以来,我时常发现你最在这阅览室,怎么?又在研究哪个朝代的战例呀,是准备穿越过去当将军还是元帅?”
于振海嘿嘿笑着说道:“我哪是想穿越啊!我只是在看咱们华夏历史的战役中找一些灵感。不过要是能选择穿越的话,那我就穿越到抗日初期,到那里狠狠教训这帮小日本。”
李主任小有兴趣地说道:“哦!这就是你看了我国历史战役中所产生的想法和感悟?”
于振海用手指着面前最近的一期报纸说道:“是的,李主任。这100年前,日本就在不断的打我国领土的主意,到现在还贼心不死,天天在这钓鱼岛问题上闹腾,我真想上去收拾他们。”李主任也感慨地说: “是啊,可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诞生前,在这才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在列强瓜分下,我国版图就少了四百多万平方公里,让人看了心疼啊!还好,抗日战争总算胜利了,要不然还不知道是怎么状况呢。哎!”
于振海也激动的接过话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军人,守卫国土是我们最高职责。这两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有两幅地图。”
李主任感兴趣的说道:“说说看,是哪两幅地图?”
于振海说道:“一幅是1904年7月也就是清光绪三十年九月或日本明治三十七年十月编绘《大清全地图》,它是由日本国东京市神田区里神保町一番地三省堂编辑所龟井忠一协助的,另一幅是1820年清朝鼎盛时期的《大清帝国地图》,当时版图面积是1380多万平方公里。看看这两幅由他们老祖宗亲自协助绘制的大清地图。”
李主任同样感慨地说道:“是啊!军阀分争让我们失去了大片的领土,现在我们首先要民富国强军强。”
“嗯。”于振海点头表示赞同。
“你好好干,我可看好你啊!如果你能穿越到抗战初期,记着叫我一声,咱们一起去闹上一闹!” 李主任拍拍于振海的肩膀笑着说道。
“好啊!李主任。到时我打听到穿越的方法,一定叫上你。”说到这,于振海突然回味过来,急忙对李主任说道:“李主任,找我有事吗?”
“哈哈。没什么事,我也是到这查阅一下地图,正巧碰到你。”
于振海好奇地说道:“查阅地图,不会是为我们毕业演习做准备吧!”
李主任拍了一下于振海笑着说道:“机灵鬼,想刺探军情。”
于振海嘿嘿一笑说道:“哪能呢,主任,这刺探军情的课还是您教的,我那敢班门弄斧啊!”
李主任用食指点了点于振海,笑着说道:“行了,行了!油嘴滑舌的,别拍马屁了。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学院里许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就你一天到晚在这图书馆中,两耳不闻窗外事。我这次来主要是为了找大别山区地图看看。”
于振海疑惑地说道:“大别山区地图?”
李主任说道:“是的,你有时间也认真研究一下大别山区地图吧,你们这期的毕业综合对抗演习的地点将选择在这大别山区,而且你们的对手将是我国著名的陆军军官学院的你们同届学员,此次毕业综合对抗演习还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和建制序列限制,采取网上对抗和实兵实装实爆相结合的方式,这将是对你们学业的综合能力的最终考核,你可要认真对待啊!好好准备,我可是看好你哟!”
“是!李主任。”于振海立正回答道。
“好,你忙你的,我还要去查阅地图去。”说完后,上校军官转身离去。
这名叫于振海高个学员(这个名字是他爷爷按祖谱起的),是某军事指挥学院指挥系4年2班学员,爷爷当年在太行山上当小八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父亲同样也是军人,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于振海从小生长在军区大院,对涉及军事方面东西的十分感兴趣,进入学院后精通各项作战技能,单兵技战术水平全院第一,外语主修英语和俄语,为详细准确研究二战德军战史选修德语,是该学院本期高材生之一。
与李主任分别后,于振海又来到阅览室,翻看一些二战时期的战史资料,准备对他毕业论文再进行丰富一下。
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于振海急忙掏出手机一看,来电显示上闪着“二虎”两字,于振海按下接通,手机里传来了一个声音:“海少,你在哪?”
于振海对着手机说道:“我在图书馆,有事吗?”
“你也不看看现在几点了,哥几个都饿坏了。”
于振海抬手看看手表,突然醒悟地说道:“啊!快六点了,你们定在什么地方?”
手机里传来二虎的声音:“就在校外的‘老四川’,我们这就过去,你直接过来吧!”说完直接挂断了电话。
于振海看了一眼手机,嘴里嘀咕道:“真是个急性子。”然后将手机放入衣兜,收拾了一下走出图书馆。
走出院校大门,来到美食一条街,远远看到“老四川”门前,一个学员正在向这边张望,当他看见于振海时,高高举起右手摇动着,于振海也向他举起右手示意看到了。
“海少,腿脚不慢啊,放下电话到现在,你只用了十一分钟。”
于振海擂了他一拳说道:“有好吃的哪能不积极呢,二虎,他们都来了?”
“都到齐了,就差你了,今晚这罚酒是少不了的。走,快进去!”
于振海跟着二虎来到一个雅间,于振海进门向里面坐着的六名学员一抱拳说道:“不好意思啊!看书来晚了。”
一个壮实的青年学员说道:“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老规矩,一会开动前自己领罚。”
于振海对着壮实的青年学员说道:“黑哥,你放心,开动前我自动受罚。”
二虎在门口向外喊了一嗓子:“服务员上菜!”
很快,酒菜都上来了,那个叫黑哥壮实的青年学员说道:“三娃,给兄弟们把酒都倒上。”
三娃应声说道:“得令,黑哥,倒酒这活儿一直是小弟的,你老大只需发话。”
黑哥说道:“三娃,先给老三把罚酒倒上,老二监督。”
当三娃将一只半两的酒杯倒满酒后,坐在老大黑哥左手的学员说道:“来吧!老三,请接受处罚。”
于振海站起身来,端起酒杯说道:“洪哥,你看好了。”说完一扬脖一杯酒一饮而尽。
于振海将酒杯底朝天向洪哥说道:“洪哥,怎么样?”
洪哥点头说道:“可以了,过关!老大下来由你发话。”
黑哥端起酒杯说道:“兄弟们,咱们哥八个在一起度过了近四年的时光,这次聚会应该是咱们八大金钢在校最后一次单独聚会了,等这次毕业演习一结束咱们就要各奔东西,来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干杯!”众人一同举起酒杯,干掉了这杯酒。
于振海放下酒杯,故作神秘的说道:“提到毕业演习,你们知道实兵演习在哪吗?”
洪哥用奇怪的眼神,看向于振海说道:“你不会告诉我们你才知道吧,我们可在昨天都知道了。”
二虎在一旁说道:“是啊,海少,昨天班主任已经在班上向大家说了,是在大别山区呀,你当时不也在班里吗?”
黑哥在旁边说道:“不用说了,一定是上课思想开小差去会梦洁妹子了,来!再罚酒一杯。”
“对!罚酒一杯。”众兄弟起哄道。
这喝酒的八名学员都是某军事指挥学院指挥系4年2班的学员,他们住在同一宿舍,关系相当的好,而且学习成绩也都十分出色,同学们背地里称他们为这届的八大金钢。他们是老大包占山,兄弟们叫他黑哥,刚进军校时,因为他姓包,人长得也黑,大家都叫他包黑子,后来于振海改口黑哥,这个黑哥也就叫开了;老二冯洪魁,兄弟们叫他洪哥;于振海是老三,老四陈福荣;老五于桂涛;老六张二虎;老七赵铁牛;老八李得胜,家里乳名叫三娃。
第2章毕业演习(2)
一周后,“进入战备等级转换!”随着一道命令直达各网络终端,毕业综合演习率先在网络虚拟战场拉开帷幕。于振海丝毫不敢马虎,他时刻根据战场上的每一个变化,不断调整己方信息数据,沉稳地通过鼠标和键盘,下达着一道道指令,战场上因他指令的下达,不断掀起了一个个波澜。
全体参演学员们在虚拟空间中拼命厮杀,整个对抗演习的触角通过网络延伸到演习指定区域的每个角落,两个学院参加演习的学员们你争我夺在网络上厮杀在一起,战场上的优势在不停的转换。在推演指控兵操作一体化指挥平台上,现代化技术让双方战场动态一目了然,也让观战的人们悬到了嗓子眼里心,时而提起,时而又放下。渐渐的战场上的优势逐渐倒向于振海他们院校的集团,当李主任和于振海所在院校的其他督导教员看到己方学员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后,不觉喜上眉梢,这才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网上对抗演习完成后,随后将进入的是在大别山区进行的实兵对抗演习。
某军事指挥学院操场上,在集合整齐的队伍前,一个佩戴少将军衔的军官正在训话:“参加此次演习的学员们,实兵实弹演习将从今天这一时刻正式开始了!实兵实弹演习是除了实战外最能检验一个军人战斗力的一种考核方式,此次整场演习我们不设时间表,不按科目设置流程,完全依托实战需要模拟真实战场情况,各级指挥员直接面对战场亮剑过招……。”
少将军官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在这提出两点注意事项,要求参加此次演习的学员们和你们的督导教官们认真对待:一是严密的组织工作。现在军演组织工作非常复杂,演习打破了传统学科专业和建制序列限制,均为多兵种联合演习,组织协调、相互协同工作量相当繁重,要求指挥员头脑清醒、反应果断;二是注意安全。重大军演中的人员误伤是很难避免的,各国军队都是如此,为防事故的发生,我要求你们要做好周密计划,充分的准备,要制订好各种安全措施和应急方案;三是要有严格的纪律。要令行禁止,说打就打,让停就停,一切要按照演习指定的路线和区域进行,这演习毕竟不是实战……。我的讲话完了,全体都有,立正,出发!”
大别山区,十二辆军用卡车将六个班学员运载着到达了演习指定的出发地。
“嘟嘟嘟——”
急促的哨声响起,一声声口令声相续发出。
“各班集合!”
带队教官李主任在队前,用洪亮的嗓音说道:“学员们,这里就是我们演习的出发地……,现在是下午四点半,各班用一小时完成战备野炊,六点集合。解散!”
下午六点,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一个山村的场院上,六个方队学员集结完毕。在队列前,一辆军车上,于振海在图书馆遇见的上校军官站立在车上,用冷漠的眼光扫视着下方。
“立正——!”
“报告李主任,参加演习的六个班集合完毕,请首长指示!”
“稍息!”李主任听完报告后,用嘴对着手持扩音器,大声的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
“大——别——山——。”学员们齐声回答。
“对。这是大别山。大别山为革命老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别山是中国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的摇篮,无数热血男儿走上了不屈的抗争道路……。下面我来具体说说大别山区的地理情况: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大别山东视南京,西隔武汉,基本上位于南京和武汉的正中间,正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别山对民国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汉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这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地理前提。”
李主任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学员们,你们这次演习的任务是:从这里出发,按班建制沿大别山脉由东南向西北行进,每天还需完成当天的山地战术课,各班班主任和教员除授课外,平时是战地督查,要求你们在第十五天晚上二十点,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赵庄集结。除标准配置装备外,每人限带三天标准用粮食。现在各班整理装备,非标配物品和钱、证等一律上交,统一保管,演习后回院归还。听明白没有!”
“明——白——!”学员的异口同声的答道。
“好。各班五分钟后出发。解散!”
随着演习的继续,学员们已经进入到大别山区中部,大别山美景映入大家眼中。低海拔杉木、柳杉、马尾松等人工林成片分布,浑厚辽阔,林相整齐,层次分明。
由于是军演,学员们圴走的是山林间的小路,眼中的风光都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许多学员,一边走,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数天后一个下午,大雨倾盆,所有学员都淋得像落汤鸡。
“啊起!”,一个喷嚏声在2班学员的队伍中响起,队列中的冯洪魁对着喷嚏声声源的以出人说道:“老三,是你那梦洁妹妹想你了把。”
冯洪魁身后的赵铁牛说道:“三哥你太不够意思了不,那天正好碰见你女朋友和你妹妹及她们的同学,也不给兄弟们介绍一下,独自一个人钻进了女孩子中间。”
冯洪魁说道:“就是,那么多美女,还有几个留学生,啊,身材长得是那个棒。”
于振海将军帽从头上拿下,顺势抹了一下脸上的雨水,在将军帽拧干重新戴上后说道:“洪哥小心我向林琳打小报告。”
旁边的张二虎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道:“人家海少是见女朋友心切嘛。”
跟他张二虎身后的包占山拍了张二虎后背一掌说道:“哎,这就开始帮大舅哥的忙。”
哈哈……。队伍中传来了一阵哄笑。
看到这越来越大的雨,班主任立刻让学员们停止前进,就地找地方避雨,张二虎把于振海拉到一个柴堆旁,张二虎看看四下无人,就对于振海说道:“海少,你自从和那个张梦洁好了,我表妹小惠可是瘦多了,我就不明白了,小惠多好的姑娘啊,你俩可是青梅竹马,你对她怎么就不来电?”
于振海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满脸无辜地叹道:“我从小就把她和虎妞当自己的亲妹妹,让我和小惠谈恋爱,我就觉得怪怪的。”
张二虎又说道:“我说你小子挺有女人缘的,那天我俩去参加张梦洁的生日晚会,你发现没有,除了张梦洁、虎妞和小惠,另外的几个女孩怎么都围着你转,还有那几个留学生,个个都是美女呀!”
于振海笑着说道:“本少爷就是帅,你羡慕了吧!你也可以让她们围着你转啊!”
张二虎嘿嘿一笑说道:“别!我可不敢,你没看你妹那眼神,只要我一接近女生,她那眼神都能吃了我,真是只母老虎。”
傍晚,于振海所在2班在一个山村晒场上集合,这时班主任的说道:“学员们,大家觉得这个环境和气候条件苦不苦啊?”
“不苦!”学员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班主任接着说道:“战争中敌人是不会为我们选择作战的环境和天气的,我们必须要在任何时候都保持高昂的斗志,始终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下面我来布置一下接下来的任务。从现在开始进入单兵野外训练,从这向西北到信阳方向的李庄集结,如谁认为不行或遇险,请发射呼救弹。好了,大家分头下山。”
于振海回头对大家笑着说,“我先走了,两天后我在信阳的李庄为你们准备野味,你们要快点啊。”然后就选择了一条下山的路向下走了。
“小心点,你自己别让野兽当点心了!”陈福荣一边用手擦着眼镜上的水,一边说道。
身后再次传来同学们的笑声。
夜深了,此时雷雨交加,于振海还在沿着山路不停的走着,走着走着,进入了一片相对平缓的地带,这时到处都是茂密的竹林,于振海朝着一个固定方向行走了一段路后,他惊异发现自己好像是迷路了!心里暗暗的想到:“难道我走错了路?这下可溴大了,如果让他们那群混蛋知道,还不笑掉大牙!”想到这里,于振海立刻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军用地图和指北针,借助手电筒和一瞬即逝闪电光,对照周边的山势和地形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确认路没有走错,于是于振海再次向竹林中走去,穿过竹林后,于振海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怎么到了一处悬崖下,这时雨又大了,看了看四周,在左面不远处有个山洞,于振海想也不想一下冲进了山洞,可就在进入山洞的瞬间,突然整个身子向下一滑, 怎么回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于振海急忙用手向两边抓去,可什么也没碰到,身体一个劲的向下坠着,抬头看向四周,四周却是一个于振海从未见过的世界,没有大地、没有海洋,甚至没有天空,只有无尽的黑暗,偶尔会有一圈圈渗人的蓝光从于振海身边闪掠而过,没来由的,于振海脑子里面就跳出来一个念头,不会吧!难道我掉进时空隧道了吗?
第3章醒来(1)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穿梭之中缓慢的流逝着,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使得于振海感觉到大脑在被不断地抽吸着,身体在慢慢的扭曲,慢慢的瘫软下来,慢慢的失去了知觉。
过了许久许久,于振海慢慢有了一丝知觉,但此时大脑内却是一片混乱,大量莫名其妙的信息冲进大脑,似乎是自己,但又不是,乱,乱,乱!
于振海拼命想要睁开自己的双眼,可眼皮十分沉重,无论如何都不法睁开,接着又昏昏沉沉的进入了梦中。
“海少,海少!”
谁在叫我,这声音似熟悉,又似陌生。于振海努力地,却以十分缓慢的睁开双眼,眼前出现一个似乎相识的面孔,一个名字出现在大脑,张二虎。
于振海疑惑着,又是试探的说道:“你是二虎?”
“海少,是我啊!太好了,你可醒了。”这个又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
于振海这时感到浑身酸疼,动了一下身子轻轻地问道:“我这是怎么了?这是哪?”
“你忘了,你是被吉野那小子偷袭了。这是我们的宿舍。”
于振海疑惑说道:“吉野?宿舍?我们不是在外演习吗?”
“是吉野二郎啊,是他刚刚偷袭了你。”张二虎在旁边说道。
这时,一只手摸到于振海的额头,试了一试说道:“不烧啊。老三,你还认识我吗?”
于振海转头看向这只手的主人说道:“阿荣,我怎么会不认识你们呢?可这吉野二郎是谁?”
张二虎对旁边的陈福荣说道:“四哥,这海少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于振海又转头左右看看说道:“我怎么睡在地上?”
陈福荣说道:“这是军校的宿舍啊,我们在这都睡了两年多了。”
张二虎也在旁边说道:“是啊,这日本的榻榻米我们已经睡了两年多了,怎么你连这都忘了。”
于振海挣扎的要坐起来,旁边的张二虎和陈福荣急忙把他扶了起来。
于振海看了看这室内的陈设说道:“这是我们的宿舍?”
“对啊!这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员宿舍。” 陈福荣在肯定地旁边回答道。
于振海想想又问道: “今天是几号?”
“9月20日。” 张二虎在一旁随意的回答道。
于振海闻言大吃一惊:“我昏迷了三个月吗?”
陈福荣看看时间说道:“哪呀?你才躺了一个来小时啊?”
于振海这时突然发现,大家身穿的服装都十分怪异,这怎么穿着小鬼子的服装呢,于是说道:“大家怎么都穿成这样,现在是哪一年?”
张二虎在旁边急忙用手摸一下于振海的额头,用怪异的眼光看了他一眼说道:“这也不发烧啊,完了,完了!你这脑子不会被打坏了吧,现在是民国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931年。”
于振海一听,顿时头脑一阵眩晕 “啊!头疼,我再休息一下。”于振海像似十分虚弱地说完后,张二虎和陈福荣急忙扶他躺下,于振海再次闭上了眼睛。
“好吧,你再睡会,没事就好,我去上课了。”
说完,张二虎和陈福荣走出房间,并慢慢拉上了房门。
听着张二虎和陈福荣走出房间并拉上房门的声音,于振海再次睁眼,开始向四周张望,这是一个典型的日式军营宿舍房间,家具陈列也是标准的日式风格,看桌上的书籍也都是日文的。“1931年,我真在日本?我真穿越了?”
于振海先做了一个深呼吸,再伸了一个懒腰,确认身体没有什么问题,接着一个翻身从榻榻米站起身来,匆忙走到镜子前,仔仔细细地照了一圈,我还是我,模样没变,但体格比我还原来还壮,其他的似乎都没什么变化。
于振海试着打了一套军体拳,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反而觉得更加有力了。于振海深深的做了几个吐纳,使心情慢慢的静下心来,想一想,感觉到大脑里,有两个人的思维,一个是现代的我,还有一个是民国时期的我,于振海以走到桌前,随手拿起一本书,只见上面用日语写着《战术学》,随手翻了两页,于振海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认识日文了。
于振海走到窗边,望向窗外,蓝色的天上飘着白白的云,这个蓝色却比现代看上去舒服多了。于振海就这么看着天空出神,可脑海中却在两个时期的于振海,这时他认真地做了个细细的对比。
现代的于振海,独生子女,从小生长的军队大院,穿越前是陆军军官学院4年级学员,对涉及军事方面知识了解许多,精通各项作战技能,单兵技战术水平全院第一,外语主修英语和俄语,还选修德语。父亲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立过战功,现在是某集团军的一名少将师长,爷爷是名小八路,退休时军衔是中将,他有一个女朋友,还有一个叔伯妹妹,在学院还有一个宿舍关系很铁的八个兄弟。
民国时期的于振海,也就是这具身体, 1910年1月出生,今年22岁,辽宁人。真是巧合,姓名、长相、身高、年龄都与穿越的一样。他是张作霖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在步兵科,今年3年级,今年12月毕业,精通日语,会一些拳脚。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靠着张作霖,有从军政的,也是经商的,在东北可是一方显赫有家族。
爷爷于殿臣,土匪出生,早年跟大帅张作霖起家,是大帅老人, 手下一杆弟兄,是大帅手下的中坚力量。奶奶是正蓝旗郡主,娘家很有实力。爷爷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于振海父亲于广文排行二,是个商人,姥爷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旗主)有二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三叔于广智从事粮食、绵布、皮毛、药品生意,来往关里关外,大伯于广武,东北军高参,四叔于广勇也在东北军掌管后勤,姑姑于秀敏配合父亲做生意,主要在东北经营,姑父马占魁在沈阳警察局副局长。
民国时期的于振海这代目前有十男三女,于振海排行老八,大哥于振山(大伯儿子)东北军副团长,直奉战争中牺牲,嫂子赵小珍,小学教员,大侄于英科,今年才7岁,上小学;二哥于振林,少帅卫队副队长;三哥(大伯家的)于振江,东北军营长,四哥(三叔家的)于振方,跟着父亲经商;五哥(四叔)于振国,东北军炮兵连长;六哥于振川,东北军战车连长;七哥(三叔)于振明,跟着父亲经商;九弟(四叔)于振清和十弟(大伯)于振帮都在沈阳上高中;大姐(三叔)于天凤,在沈阳第一医院外科医生;二姐(大伯)于天英,在沈阳第一医院内科医生;小妹(四叔)于天娇,在复旦大学金融系学习,与张二虎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十分要好;姑姑家的三个表哥,马龙、马虎、马豹也是军人,马龙、马虎在市警察局,马豹在东北军。
这个小妹也叫于天娇,不知两人长得像不像,还有马虎,现代的于振海的中学同学也是这个名字。
于振海再次把思路回到对比上,除了家族主要成员外,还要家族一文一武两个人群。
文的有六大管事,他们掌管着老于家的经济财政,他们是总管郭德华,山西人,当年随一个山西商队到东北经商,被于振海的爷爷连人带货全部抢劫上山,于振海的爷爷看上了他的才干和忠诚,后以放掉所有人和货,并帮忙护送到目的地,并以后保证在辖区安全为条件,被爷爷留在山上当管家,后来一直跟随爷爷;管家李新钊,曾在日本洋行当管事,因得罪少东家,被日本人打成重伤,赶出日本洋行,同时日本洋行还放出话来,不许任何一家商行收留他,被逼流落街头,被于振海的爷爷救下,后留在于家,帮于振海的姑姑管理东北生意;管家徐有金、徐有银,兄弟俩,山西人,总管郭德华外娚,也是老管理的徒弟,人称“金算盘、银算盘”,协助于振海的父亲和三叔在外经商,管理粮食、绵布、皮毛、药品;管家汪贵来、汪贵发也是兄弟俩,安徽人,于振海的父亲在安徽做茶叶和丝绸生意时发现的两个商业人才,协助于振海的父亲和三叔在北平、天津、烟台及长江沿线经商,管理粮食、绵布、皮毛、药品。
武的有十大高手,也是人们传说的:“四金,三银,两头熊,更怕遇阎王侯”,‘ 四金’是于金龙、于金虎、于金豹、于金彪四兄弟,都三十岁左右,手上有些功夫,有着一手好枪法,当年是土匪的炮手;‘三银’是刘银江、刘银湖、刘银海这是哥仨,也是土匪出生,同样有些功夫,有着一手好枪法;‘两头熊’是熊和贵、熊和宝哥俩,身高力大,练得铁砂掌,枪法也不错;‘阎王侯’叫侯正坤,山东人,在山东身负血债,来到东北,投到于振海爷爷麾下,善使飞刀、快枪,会轻功,常为爷爷无声无息把仇家干掉,是道上让人闻名色变的主。这十大高手,平时除了出勤和练功外,于振海的爷爷还给他们下达了学习任务,也使他们更加出色。
侯正坤,猴子,现代的于振海的中学同学也有这么一号,这么巧吗?先不管这些了。
于振海把于家上下主要人员过了一遍,心想,我穿越过来了,就要干番大事,这可是一个可以让他日后成大事的家族啊!
既来之则安之吧!
第4章醒来(2)
于振海想完老于家的人后,又对一起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同年级且同宿舍关系最好的有八个兄弟情况过了一遍。
包占山,八大金钢老大,昵称黑哥,蒙古人,是蒙古一个亲王的远侄,骑兵科,父亲是张作霖的一个骑兵团长,英勇善战,深受张作霖喜爱,是张作霖的一名爱将,在替张作霖征战中牺牲。
冯洪魁,八大金钢老二,昵称洪哥,河北人,冯玉祥远亲,工兵科,也是冯玉祥派到日本留学的,其父亲是冯玉祥手下的卫队队长,一次战斗失利中,背冯玉祥下火线牺牲了。
陈福荣,八大金钢老四,昵称阿荣,广西人,步兵科,电讯技术优异,家中也是富甲一方。
于桂涛,八大金钢老五,山东人,工兵科,家中有镖局。
张二虎,八大金钢老六,昵称二虎,东北人,炮兵科。小时候在一起玩伴,和于振海小妹于天娇是一对。
赵铁牛,八大金钢老七,昵称铁牛,山西人,步兵科,后转到航空科,家中也有许多煤矿,还做皮货生意。
李三娃,八大金钢老八,昵称三娃,陕西人,步兵科,冯玉祥收养的孤儿,从小跟随冯玉祥。
八大金钢!这不和现代的八个哥们一样吗,只是老八不叫李得胜,而直接用乳名叫李三娃了,于振海想到这八人的籍贯都和现代的八人是一样的,只是家境不一样,而这二虎和阿荣长得都是与现代一样的,另外五个也是一样的吗?他们和我一同穿越过来了?
不对呀!那刚才他俩为什么不跟我说明呢?他俩好像就是这个时期的人,这是怎么回事?还是先看看这时的记忆吧。
于振海慢慢的把思路推移到1929年初夏的一天。
1929年初夏,准备到留学日本的学员,需提前三个月年日本进行预科班学习,在青岛到日本东京远洋客轮甲板上,于振海、张二虎、包占山正在甲板上与同船舱认识的同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的李三娃、冯洪魁在边看海边聊天。
突然看到在另一端的一个船舱门口,两名中国青年和几个中年人被六名日本浪人赶出船舱,此时船舱内突然传出女子的尖叫声和几个男人的浪笑声,这几个被赶出的中国人听到女子的叫声后,又向船舱冲去,并与门外的六名日本浪人扭打在一团。
旁边舱门打开,又几个中国人走出舱来,当看清是怎么回事,便冲上去与舱内出来的四名日本浪人打在一起,看到有中国人被欺负,于振海等五人也冲了过来,此时又来了几个日本浪人也加入战团。
“八嘎!统统的住手。”一个身穿大副制服的日本人和几名船员端着枪对准他们。
“怎么回事?为什么在船上打架,统统的都到餐厅去。”
于是所有参与打架的人都被押到餐厅。进入餐厅后,中国人站在左侧,日本人站在右侧,那名大副眼看着左右两侧的人,严厉的问道:“谁来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我的船上闹事?”
只见一个年青的中国人站出来指着右侧的一名日本浪人说道:“他们调戏我妹妹。”
大副顺着中国青年指的方向望去说道:“佐佐木,是这样的吗?”
那名叫佐佐木的日本浪人一脸不宵的说道:“一个支那的小妞,有什么了不起的。”
“佐佐木,这不是第一次了,我对你说过几次了,不要在我的船上闹事,如果你下次再在我船上闹事,我就把你扔进大海。滚!”
这名大副转身又对中国人道:“你们可以回去了。”说完,对着那几名船员一招手:“我们走!”说完走出了餐厅。
“我叫赵百生,这是我儿子和女儿,谢谢大家能为我们出头。谢谢大家了,到了日本,我请大家吃饭。”这时,一个中年人站出来,对着大家说道。
那个从旁边船舱冲出来的年青人走过来对中年人说道:“你们是山西人,我也是,我叫赵铁牛,是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上学的。”
“对,我们是山西人,我们是到日本做煤炭生意的。这在大海上还遇见了山西人,还是我们的恩人,谢谢!”
“你是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上学的。”几个声音同时响起。
“你们也是?!” 几个声音又同时说道。
“哈……!”
赵铁牛转身对中年人说道:“赵叔,那你们先回去,我这遇见同学了,我们先说说话。”
赵铁牛转身对围上来的几人说道:“我叫赵铁牛,山西人,今年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上学,步兵科的。”
于振海说道:“我叫于振海,奉天人,也是这期步兵科的。这是我同乡,张二虎,炮兵科。这是包占山,蒙古人,骑兵科。”
“我叫冯洪魁,河北人,工兵科。这是和我同来的,李三娃,陕西人,步兵科。”
“我叫陈福荣,广西人,步兵科。”
“我叫于桂涛,山东人,工兵科。”
“没想到,我们都是这期的,这还没到学校就遇上了。”
“这就是缘份。”
“走,我们到船舱去。”
一行八人向船舱走去。
船到东京已是下午二点了,八个人一同下了船,先和赵百生父子们告别。
赵百生用手一指前方说道:“沿着这条路向前走,大约走上半个小时,有一条大路,这时你们就向左转,顺着那条路走大约半小时,再一拐弯就到了。”
“谢谢赵伯伯!”众人一起说道。
赵百生微笑地说:“不用客气,你们先安顿好,明天晚上我请几位吃饭,就这么定了,我明天下午五点半让我儿子去找你们。再见!”
一行八人告别了赵百生一家,按赵百生的指引,再不断地向旁人问了路,在下午三点二十前来到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由于他们是预科班的来的早,学校就先将八人安排住同一宿舍。
第二天下午五点二十,于振海他们兄弟八人就来到了军校大门口,远远看见赵百生的大儿子从大路那边走了过来,赵铁牛急忙向他挥手示意。
赵百生的大儿子来到军校大门说道:“八位兄弟都来了,我是赵凯峰,我父亲让我来接你们,你们跟我走吧。”
赵铁牛问道:“吃饭的餐馆离这远吗?”
赵凯峰用手一指前方说道:“不远,过前面的路口向前再走两三里路就到了。”
陈福荣扶了一下眼镜说道:“你们家离那远吗?”
赵凯峰说道:“也不远,从那向西走五里路就到了。”
大伙就这么一边走一边聊着周围的街道和铺面。
大约六点,众兄弟跟着赵凯峰一同来到了一家小酒馆。
走进屋里,赵凯峰在门口喊道:“大,他们兄弟来了。”
赵百生迎了出来,把兄弟们请了进屋:“几位小哥来了,快屋里请。”
进屋后兄弟们看到还有几人,赵百生忙上前介绍道:“这位是安徽商人田浩瀚,做茶叶和丝绸生意,这是他俩个儿子老大田汉明,老二田天明,这是我的儿女,大家都见过,我俩个儿子老大赵凯峰,老二赵凯岳,小女儿赵莹玉,船上你们已经认识了。”
赵百生以指着赵铁牛对他们介绍道:“田老板,这也是我们山西人,叫赵铁牛,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上学的,这是他的同学,这次在船上多亏了他们相助,不然小女就被日本人欺负了。”
“来来来,都请坐!”
“以后在日本,有什么事情,我们中国人都相互关照一下。”
“那是。”
一阵寒暄,共同举杯,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乡故知话投机。
一顿饭从晚上六点一直喝到十点才散场。
“铁牛,人家赵小姐对你不错,又是倒酒,又是夹菜,真是有福之人啊。”张二虎在一旁打趣的说道。
“是的,铁牛,人家赵小姐不错,快点提亲,不然就被别人抢跑了。”
“对对。铁牛,我看行。”
大伙一路走着,一边开心的说着。
这时于振海说道:“哥几个,咱们也来学古人,结为异姓兄弟。”
“对。”大伙一致同意。
“就在这,我们对着苍天起誓。”
“来,大家把各自的生辰八字都写在这张纸上。”
八个人站成一排,对着苍天起誓,结为异姓兄弟。包占山老大,冯洪魁老二,于振海老三,陈福荣老四,于桂涛老五,张二虎老六,赵铁牛老七,李三娃老八。
从此,兄弟人人一致对外,被同学们称为八大金钢。由于他们一直住在一起,后来其他学员来了他们也没重新打散,就这么一住就是两年多。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广源优配-配资门户资讯-配资论坛-配资炒股平台首选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